为谁写?先说清楚选课的那些痛

去Bezalel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(Bezalel,美术与设计院)读书的同学,尤其是中国留学生,选课不像理工科那么“公式化”。学校课程横跨传统工艺、视觉艺术、工业设计、媒体艺术等,workshop、studio、crit(作品评议)占比大,老师和同学的背景国际化,课程常常是一学期一个项目(project-based)。很多人第一学期就被选课系统、作品集提交、课程预修要求和以色列本地资源搞懵。

痛点集中在:

  • 不知道哪些studio适合中文背景的表达方式(作业要求多为英语口头/文本);
  • 不清楚哪门课能接到实习/合作项目或参加像Frieze那类国际艺术展的机会;
  • 课程时间、workshop冲突、学期内外的展览与实习安排难以平衡;
  • 生活成本、签证/居住地对到课频率和材料采购影响大。
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推荐一个“Bezalel选课微信交流群”的原因:信息实操化、同路人经验、能在选课最后两周救你一命的那种秒回。下面我把能落地的策略、群里常见的选课套路和实际操作步骤都写清楚,像朋友一样拉你一把。

在Bezalel该怎么选课:从规划到落地的实战建议

先说结论式的路线图:1)明确个人目标(毕业展/portfolio/实习/创业),2)看课程输出形式(作品集/展览/论文/小组项目),3)评估老师和助教,4)把时间表和材料成本量化,5)在群里验证,只加真正能提供过去生动例子的学长学姐。

选课细节与实操建议(必读):

  • 先看课程Syllabus:Bezalel的课程页面通常会写deliverables(交付件)、考核方式和必需材料。如果是studio类,注意是否要求物料费、设备培训(如木工、陶瓷、金工)。把这些费用写成表格,心里有数。
  • Studio vs Seminar:Studio更注重作品输出、占学期大头;Seminar偏理论、写作和讨论,适合想补英语/理论基础的同学。新生不要一上来全选studio,得留一两门轻负荷的Seminar稳学分和语言。
  • 看教授与访客艺术家:能带project变现或联系展览的教授优先。参考位于伦敦的Frieze等大型艺术展动态(比如新闻池提到的Frieze 2025在伦敦举办),这些展会常是学校师生走出去的重要窗口,选有外展资源的老师更能帮你拿到展位或推荐。
  • 时间与实习衔接:以色列的创意圈和Tech圈联动紧密(类似全球数字游牧者趋势,新闻池提到Spain 2025被评为数字游牧者最佳目的地,说明艺术/设计与远程工作模式的融合是趋势)。如果你想接兼职或远程项目,优先选可以异地完成或允许flexible schedule的课程。
  • 语言和评审(crit)准备:Bezalel的crit通常是英文口头汇报+PPT/模型演示。群里常有人分享“5分钟汇报模板”和常见QA,加入群能拿到已录制的示范汇报和中文讲稿样式。
  • 作品集导向选课:如果目标是回国找设计/艺术岗或申请硕博,优先选能够产出2–4件可直接放进作品集的课程。studio的midterm/ final通常就是最佳素材来源。

实操清单(开学前2周最该做的事):

  1. 把所有候选课程的Syllabus导出成PDF并按“作品产出成本/时间/语言门槛”打分;
  2. 在微信交流群里发“课程A vs 课程B,想做产品化还是独立艺术作品?”请求至少3位有同课经历的人回复;
  3. 统计必要材料费用,决定是否需要提前订制或在耶路撒冷/特拉维夫本地购买(很多材料在以色列会比国内贵);
  4. 预留2个小时/周给crit准备,别把时间全压在制作上忽略表达;
  5. 若想参加学期外展会(比如国际艺术展),提前6–8周和老师沟通参展可能性和运输/海关问题。

结合新闻池的现实触发点:全球艺术展和数字游牧趋势表明,艺术与商业、远程工作结合越来越深。Bezalel学生若把课程做成可售化的产品或在线课程,有望抓住这些跨国机会——这在群里常有前辈成功案例分享。

🙋 常见问题(FAQ)

Q1:我第一次去Bezalel,怎样判断studio好不好选?
A1: 步骤清单:

  1. 看Syllabus的交付件(deliverables)和评估比重(midterm/final、平时作业占比)。
  2. 在群里询问至少2位修过该studio的同学:他们能否提供期中/期末作品图和crit录像。
  3. 评估物料与设备需求:是否需要高级设备(木工房、金工、陶瓷窑)并核算费用。
  4. 跟教授确认语言支持(是否可用英语/希伯来语)、助教数量和办公时间。
  5. 如果希望拿展览机会,问清老师过去是否带学生去外展(如Frieze或学校年度展)。

Q2:签证/居住会影响我选课吗?我该如何安排学期内的实习或兼职?
A2: 要点与路径:

  • 查清你的签证类型和工时限制(国际学生签证通常有兼职工时限制,具体以以色列移民局规定为准)。
  • 优先选允许远程或灵活提交的课程;把必须到场的workshop集中到同一天或同周。
  • 与导师提前沟通可能的时间冲突,许多教授愿意在合理范围内调整个别学生的提交时间。
  • 在群里问曾在以色列兼职/实习的学长学姐,拿到真实工时管理与税务/银行实操经验(步骤:确认雇主、合同、税号、社保缴纳流程)。

Q3:如果英语口语不够,如何通过crit和口头汇报拿高分?
A3: 实用路径与要点清单:

  1. 练习“结构化汇报”模板:问题-方法-结果-下一步(每部分一句话),先把中文写好再翻成英语。
  2. 用微信群里的模版把PPT每页写成一句主题句,练到可以用3分钟讲完。
  3. 申请同学互评或找助教预演一次crit,至少改2轮语言表达和内容布局。
  4. 如果允许,提交短视频/录音作为补充说明,事先跟老师确认可行性。
  5. 把常用艺术/设计术语的英文对照表准备好(群里通常有共享表单)。

🧩 结论

你来Bezalel是为了做作品、建立网络和找到可持续的创作/职业路径。选课不是凭直觉拍板,而是要把“学分=时间+成本+机会”量化,结合个人目标做取舍。下一步行动点(照着做就行):

  • 清单一:开学前72小时,把候选课程Syllabus整理并在群里发求助贴;
  • 清单二:优先把一门能产出作品集的studio放进课程表;
  • 清单三:和导师确认评估方式与延交规则,避免学期中被deadline打脸;
  • 清单四:至少加入一个Bezalel留学生交流群,获得现场救命经验与资源分享。

📣 加群方法

寻友谷这类群的优势在于“同路人+实操贴”,不是那种纯信息流。群里有在以色列读Bezalel和其他艺术院校的学长学姐,会分享:课程Syllabus解读、作品集模板、本地材料采购点、展会/市场对接、如何把作品商品化等实战经验。结合新闻池可见的大展机会(如伦敦Frieze)和数字游牧的趋势,群里经常有把作品带到国际展或转化为线上商品的真实案例,能给你选课和未来方向实际帮助。

要加入寻友谷:请在微信“搜一搜”输入:寻友谷,关注公众号后添加拉群小助手微信。进群后说你是“Bezalel选课/留学生”,我们会把相关频道、前辈案例和选课资料发给你——别客气,来就抛问题,晚上也是有人在线能秒回的那种。

如果你想把Bezalel的课程做成可以卖的东西(产品化作品或在线课程),群里也能帮你对接市场渠道和运营经验——想法放在群里聊一聊,往往能碰出合作。

📚 延伸阅读

🔸 “Frieze 2025” meno mugė Londone(Frieze 2025艺术博览会在伦敦)
🗞️ 来源: lrt – 📅 2025-10-18
🔗 阅读原文

🔸 Spain beats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become No.1 destination for digital nomads in 2025
🗞️ 来源: euroweeklynews – 📅 2025-10-18
🔗 阅读原文

🔸 Phu Quoc takes the world by storm in Travel + Leisure spotlight
🗞️ 来源: vietnamplus – 📅 2025-10-18
🔗 阅读原文

📌 免责声明

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并辅以 AI 助手整理和写作润色,非法律/投资/移民/留学建议,仅用于分享与讨论;部分细节或未获官方最终确认,请以官方渠道为准。如有不妥内容生成,一切都是 AI 的锅,请联系我修改,谢谢😅